查看原文
其他

七待丨妈妈说:“只要心在一起,在哪儿都是团圆”

七待策划组 四川在线 2022-05-15

本期人物:思乡游子 柒小眠


点击 ☟ 语音按钮,收听本期节目

又是一年中秋节。你觉得乡愁是什么?

问及求学他方的学子,她说是每次和家人通完电话挂电话的瞬间,心里空荡荡的感觉;

问及在大都市工作的青年,他说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,眼见平地起高楼喧嚣声声浓,却愈发想念记忆中的小村落;

问及定居海外的华侨,他说是一种鞭策,把它扛在肩膀上,无论走多远都不会迷失方向。




  跨越15小时的时差      在他乡的凌晨过中秋
2015年8月初,22岁的我只身一人来到美国求学,中秋节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独自在外过的中国节,也是这些年来,众多节日里感触最深的一个。


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个中秋,我跨越了近15小时的时差和爸妈视频,和小伙伴们在微信群里闹腾,大家都感慨着我作为一个女生有着独闯的勇气,但是当中秋晚会结束,群里的小伙伴们入睡后,我这儿的太阳才刚刚升起,眼泪瞬间夺眶而出。



为何说中秋节是感触最深的节日呢?可能是自小受的教育里,接触了太多与中秋相关的诗歌和文学,这些文字在我的潜意识牵连起中秋与团圆的必然联系;加之中秋假期非常有限,远在国内的父母、家人即便想来这边看看,也很难实现;当然,最让我难为忘怀的还是姥姥亲手做的酥皮月饼,松脆、香酥。所以每每此时,难免甚是想念。



在美国,一些Costco、Safeway或中国超市里也会有各式各样的月饼出售,但比起记忆里的味道,因为少了“家”的口感,总是让人越吃越心伤。


唤起乡愁的,是来自舌尖上的念想。


 团圆这事儿对谁都挺难


一个人在国外一待就是四年,回头看来时觉得时间很快,但是抬头看去路却又觉得时间好慢。中秋节又快到了,朋友让我谈谈作为留学生对中秋的感受。说实话,我并不觉得中秋节对留学生而言有多么的特殊,因为当今社会,团圆这事儿对谁都挺难。


有多少人是为了理想,为了生活背井离乡,奔波在外,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各种原因,各种牵绊无法归家,难以团圆。对于留学生和那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人们而言,归家距离的确更远,但是那份心情、那份渴盼其实都一样。


一次次独自背着几十斤重的大箱子漂洋过海,一次次面对困难和异样的眼光,在一个陌生国度,在一个不属于我的地方,家的含义在我心中更加深刻。


记得刚刚踏上这片异国之地时,有对于这个国度的好奇,有对于求学之路的新鲜感,我开心、激动,可短短两周之后,我便开始想念祖国的一切:一日三餐、辣椒火锅、父母亲人甚至从家到母校的那段路……



记得,和我同住的室友鑫蕾在18年时和相恋7年的男友分手了,主要原因是因为无法扛过一万公里的距离。那个下午,我陪着她在学校里、大街上走了好久好久,当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位同是中国留学生的学长,看着边走边抹眼泪的她,问了一句:“Are you OK?”鑫蕾的反应让我大吃一惊,她抬起鼻涕眼泪横飞的脸,几乎咆哮道:“我很好!非常好!你为什么就不能说中文!”


她的怒吼着实把我和那位学长都吓得够呛,但是继续沿着回住所的小路走着走着,掠过了一路陌生的景色和人,我似乎也明白了无助的彷徨和孤独的迷茫,就是会让人突然之间很怀念那个叫做家的地方,那个叫做家的城市,因为那里有儿时的欢乐,少年时梦想,还有牵挂和等待我们的人,伤心或失忆,也只有家才能带来最好的安慰。


唤起乡愁的,是距离所滋生的依恋。

暂时的离开只为更好地归来


最近两年的中秋,我也没再像刚来美国时那样孤独念家了,因为在这里我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,每逢过节,中国留学生们也会聚到一起涮涮火锅、包个饺子什么的,学校社团针对中秋的各种活动也让节日的气氛更浓了一些。


但,最重要的还是妈妈那句:“只要心在一起,在哪儿都算团圆。” 


每日固定的视频电话,每逢周末佳节的关怀问候,还有一年两张跨越万里的机票,汇集成了我们青春岁月里漫漫的乡愁。人生或是在守望与期待中,体味家的温暖,或是在远行与牵绊中,明白家的分量。与我而言,勇敢逐梦远方,这是选择;常思故土之温,这是承担。



做了游子多年后,当初来或不来,如今留或不留成了讨论得越来越多的话题。我不知道更多的人如何考虑,我的想法只是:当初,离开那片土地,只是为了心中的远方与儿时的理想;明日,我必将回去那片土地,也只为了心中的故乡和不变的理想。
乡愁,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归宿。
虽然父母在不远游,但是别忘了还有下一句,游必有方!


祝我们都中秋快乐!



本期主播:吴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七天一会的等待与期盼


相约在每周五晚十点


我们下期见


往期回顾:


(点击上方图片收听往期节目)


本期话题:

今年中秋,你回家团圆了吗?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